费尔南·莱热

费尔南·莱热 (Fernand Léger) 的作品无与伦比,但却宣告了两个确定性。
首先,艺术家认为诗歌是与自然不断相处的瞬间,而不仅仅是审美的结果。
其次,他在一切事物中寻找意义,但并不期望在任何模糊的潜在世界中找到它”。
克里斯蒂安·泽沃斯(Christian Zervos) 在《Fernand Léger》一书的序言中谈到了费尔南·莱热,1952 年
费尔南·莱热一生与《艺术笔记》(Cahiers d'Art)合作不断,其作品曾刊登于超过19期的《评论》杂志,密切追踪莱热的创作实践、职业生涯和哲学思想发展。1952年,克里斯蒂安·泽沃斯编辑出版了一本关于他1905年至1952年作品的专著,莱热本人也成为该杂志的重点关注对象。此外,克里斯蒂安·泽沃斯还将在不同期刊上撰写五篇关于费尔南·莱热的文章。在此之前,泰里亚德早在1928年就编辑过一本专著,该书也由《艺术笔记》出版,同年还专门为莱热撰写了一篇文章,研究费尔南·莱热的近期作品。莱热还用水粉颜料制作了专门为1949年杂志封面制作的模板。费尔南·莱热(Fernand Léger)从1926年创刊号起便一直活跃于《艺术笔记》的出版,直至1960年最后一期。1960年,该杂志在第4期刊登了一篇介绍比奥(Biot)莱热博物馆(Musée Léger)的文章。1933年,该杂志出版了一期特刊(第3-4期),其中包含不少于166幅插图。1956-1957年,多拉·瓦利耶(Dora Vallier)撰写了一篇题为《莱热的初编证——肖像画速写》(Le carnet inédit de Léger – Esquisse pour un portrait)的文章,并附有38幅莱热作品的复制品。莱热是《艺术手册》的领军艺术家之一,两人合作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。
照片:Fernand Léger 和 Christian Zervos 在 Léger 工作室(地址:86 rue Notre-Dame-des-champs,巴黎,1929 年)。摄影:Georges Allié。由康定斯基图书馆、艺术手册基金会提供。
传记
费尔南·雷热(Fernand Léger)是一位法国画家,1881年生于法国诺曼底的阿让唐(Argentan)。除绘画外,他还是一位多领域创作者,涉足插画、挂毯、陶艺、彩绘玻璃、雕塑与装饰艺术等多个创作方向。
1900年,他迁居巴黎,先后就读于巴黎装饰艺术学院与朱利安学院(Académie Julian)。在蒙帕纳斯以及“蜂巢”(La Ruche)艺术社区活动期间,他融入了巴黎的艺术圈,并结识了罗伯特·德劳内(Robert Delaunay)、马克·夏加尔(Marc Chagall)和布莱兹·桑德拉尔(Blaise Cendrars)。他对立体主义表现出极大兴趣,并与阿尔贝·格莱兹(Albert Gleizes)、让·梅青热(Jean Metzinger)以及杜尚兄弟建立联系。
1917年年底退伍后,他与艺术品经销商莱昂斯·罗森伯格(Léonce Rosenberg)签署了合作协议。自1933年起,他与已相识多年的建筑师勒·柯布西耶(Le Corbusier)一同参与了现代建筑国际会议(CIAM)。1940年,他移居纽约,并从这座城市汲取灵感,创作出一批新的大型构图作品。
自其早期创作起,雷热始终未曾放弃版画和石版画的实践,并留下了大量相关作品。1955年,他于法国吉夫-叙尔-伊韦特(Gif-sur-Yvette)逝世。五年后,他的遗属在比奥(Biot)创立了费尔南·雷热博物馆(Musée Fernand Léger)。
筛选条件
















